企业基础证照
组织机构代码证及复印件(若适用):部分地区或行业仍可能要求提供组织机构代码证,以进一步确认企业的身份信息及组织架构。企业应确保该证件的有效性与准确性。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相关材料
安全生产责任制文件及清单:企业需发布明确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文件,详细列出从企业主要负责人到基层员工各个岗位的安全生产职责,确保责任落实到人。通过清晰界定各岗位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权利与义务,形成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各岗位操作规程目录清单:涵盖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安全检查、隐患排查治理、应急救援等方面的规章制度,以及各工种、各设备的详细安全操作规程。这些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核心依据,应根据企业实际业务特点和行业标准进行制定与完善。
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文件:包括企业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正式文件,明确该机构的工作职责、权限范围;安全管理机构负责人的任命文件,确定其领导地位与管理职责;以及安全管理机构组成人员明细表,列出所有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姓名、职务、金昌资质等信息。这体现了企业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组织保障。
人员金昌资质证明材料
企业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年度安全培训计划、培训考核人员明细:制定详细的年度安全培训计划,明确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时间以及培训对象等。同时,提供培训考核人员明细,记录每位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培训考核情况,包括考核成绩、是否合格等信息,以证明企业重视员工的安全培训教育工作,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与操作技能。
保险与资金证明材料
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证明文件:包括企业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管理办法或规章制度,明确安全生产资金的提取比例、使用范围、审批流程等;年度安全资金投入计划,详细规划本年度预计投入的安全生产资金数额及用途;以及实施情况汇总表,并提供对应的发票,以证明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的资金实际投入情况,确保安全生产工作有足够的资金支持。
设备与应急相关材料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措施、救援器材、设备清单和救援组织人员名单:企业应制定详细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形成正式文件发布,包括事故报告程序、应急救援响应级别、救援行动步骤等内容。列出救援器材、设备清单,明确各类救援器材、设备的名称、型号、数量、存放位置等信息,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投入使用。同时,提供救援组织人员名单,注明每位成员的职务、联系方式,以便在应急救援过程中能够及时沟通协调,高效开展救援工作。
职业病预防与风险防控材料
针对本企业业务特点可能会导致的职业病种类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企业需根据自身的生产工艺、使用的原材料等情况,分析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种类,如尘肺病、噪声聋、化学中毒等。针对不同的职业病,制定全面的预防措施,包括作业防护措施,如设置通风换气设备、安装防尘防毒装置等;个人防护措施,为员工配备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口罩、耳塞、防护服等;安全检查措施,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及时发现并整改隐患。此外,预防措施中还应包含员工体检内容,按照规定定期组织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早期发现职业病隐患。
准备申请材料阶段
企业应根据上述要求,全面收集、整理各类申请材料。确保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与准确性,所有应由企业印发的文件需为正式文件,采用红头带文号并盖公章的形式,不得使用公章图片插入等方式替代。对于需要提供原件扫描件的材料,要保证扫描件清晰、可辨,能够准确反映原件内容。将各项材料按照规定的顺序和格式,对应做成相应的电子文档(如 13 项材料对应做成 13 个 word 文档),在文档中可插入原件扫描件图片、文件扫描件图片、文字、表格等,以便后续提交申请时能够顺利上传。
提交申请阶段
企业通过当地政务服务网或相关主管部门指定的在线申报平台,进入安全生产许可证新办申请页面。在系统中如实填写企业的基本信息,包括企业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地址、法定代表人等。按照系统提示,依次上传准备好的各项申请材料电子文档。提交申请后,系统会生成申请受理编号,企业应妥善保存该编号,以便后续查询申请进度。
受理与形式审查阶段
当地负责安全生产许可证审批的主管部门(如应急管理部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等,根据企业所属行业不同而有所区别)在收到企业申请后,会在规定时间内(一般为 5 个工作日内)对申请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审查内容包括申请事项是否属于本部门职权范围、申请材料是否齐全、是否符合规定格式等。
若申请事项不属于本机关职权范围,主管部门将即时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并告知申请人向有关机关申请;若申请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允许或要求申请人当场更正,并即时出具受理的书面凭证;若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要求,主管部门将当场或者在 5 个工作日内一次性书面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若申请材料齐全、符合要求或者依照要求全部补正的,自收到申请材料或者全部补正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
材料审查与现场核查阶段
主管部门在受理申请后,将对申请材料进行详细的实质审查。审查人员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以及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申请条件,对企业提交的各项材料进行逐一审核,判断企业是否具备安全生产条件。
对于部分行业或情况较为复杂的企业,主管部门可能会组织现场核查。核查人员将前往企业的生产经营场所、金昌施工现场等地,实地检查企业的安全生产设施设备配备情况、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作业现场安全状况等。现场核查过程中,核查人员会与企业相关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一线作业人员进行交流,了解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实际开展情况。审查过程中的现场核查所需时间不计算在规定的审批期限内。
整改与复审阶段
若在材料审查或现场核查过程中发现企业存在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问题,主管部门将出具整改通知书,明确列出问题清单及整改要求,并规定整改期限。企业应按照整改通知书的要求,立即组织整改工作,制定详细的整改方案,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措施、整改期限等。在整改期限内完成整改后,企业需向主管部门提交整改报告及相关证明材料,申请复审。主管部门收到企业的整改报告后,将对整改情况进行复查,判断企业是否已按照要求完成整改,达到安全生产条件。
决定与发证阶段
经过材料审查、现场核查(如有)以及整改复审(如有)等环节后,主管部门将根据审查结果作出是否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决定。若企业符合安全生产条件,各项申请材料真实、合规,主管部门将作出准予许可的决定,并在规定时间内制作安全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分为正本和副本,正本尺寸一般为 297mm(高)×420mm(宽);副本尺寸一般为 210mm(高)×297mm(宽),副本配套发放封皮,副本封皮尺寸一般为 225mm(高)×310mm(宽)。新版安全生产许可证通常增加了二维码功能,通过扫描二维码可实现与各地电子证照系统对接,方便信息查询与验证。
若企业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主管部门将作出不予许可的决定,并向企业说明理由。企业如对决定不服,可根据相关规定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领证与后续管理阶段